今天邯郸养老院小编,给大家说说,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
一:孤独感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所以大多数老人更倾向于家庭养老,或家庭社区结合养老,认为养老机构缺乏亲情和自由,老人入住养老机构会认为是被家庭或子女遗弃,不被需要。不少老人认为养老机构老人集中、气氛不好、暮气沉沉,在养老机构老人与家属见面和交流的时间受限,老人对家人产生思念情绪,孤独感增加。大多数老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下来,社会角色发生转变,从社会劳动者变成了社会依赖者,生活重心的转变让老人无所事事,更觉孤独。
二:恐惧焦虑
老人由于年龄增大,身体不适、体质差、患有多种慢性病等原因,不能正确面对生理性的衰老现象,担心死亡的情绪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患病久治不愈的老人,敏感性增强,对照护人员表情和语言变化敏感多疑,对自己病情猜疑,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有研究表明,养老机构的老人比居家养老的老人焦虑发生率更高。
三:抑郁多疑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身心机能、大脑功能明显退化,自理能力减弱,对自身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性情变得抑郁多疑。尤其是入住养老机构,常不便向陌生的照护人员寻求帮助,害怕被人嫌弃,越来越敏感多疑。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缺乏归属感,抑郁发生率显着**居家养老的老人。尤其是一些长期瘫痪或重病卧病不起的老人会因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而失去生存愿望,甚至产生厌世情绪。娄聪裕等对杭州市区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和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的发生率为24.62%,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生率89.23%。
四:固执自卑
研究表明,老人不仅希望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对人际交往,自我实现和被认同等心理需求的渴望也越来越高。可是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功能逐渐退化,常会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容易产生无用、自卑的情绪。另外老人脑力功能退化智力水平、记忆力都在减退,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见解和现实脱节,不符合客观规律,自尊心较强,容易固执己见,往往产生固执自卑心理。
五:思考与应对策略:探索科学的心理照护服务模式
养老机构应当加强照护人员能力培训,探索科学的心理照护服务模式,制定有效的心理照护策略。
可以使用怀旧疗法降低老人孤独感,制定怀旧疗法护理策略,科学的引导老人回顾既往事件、情感和想法,将注意力转移回忆美好往事上,从而缓解孤独感受,从回忆中增加幸福感,促进对养老机构环境的适应。
也可通过建立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缓解养老机构老人的迁移应激反应,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工作能力。
以需要引导行为妥协模式(NDB)为理论框架,研究养老机构老年痴呆症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发现其精神行为症状是某种需求的提示,如给予恰当的回应,可以减少精神行为症状的发生。
通过科学心理照护模式的研究探索,科学有效的促进老人对养老机构环境的适应。
养老机构照护人员要关注老人情绪变化,同老人之间建立信赖、信任、亲情化的关系,淡化孤独失落心理,这样可以尽快适应养老机构生活。